怎样避免:你的“理财”,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

  相信非法集资大家听起来都不陌生,近年来,打着“零风险、高回报”等幌子的,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;让不少个人和家庭落入非法集资陷阱,最后血本无归。

  那么非法集资常用的套路有哪些?如何防范非法集资,避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?下面,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,防范非法集资的那些事儿~

  

 

  一.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

  1. 承诺高额回报;

  不法分子编造“天上掉馅饼”“一夜成富翁”的神话,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。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,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,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,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。欢迎关注“互金财商思维”。

  2. 编造虚假项目;

 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,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、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,编造各种虚假项目,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、考察等,骗取社会公众信任。

  3. 以虚假宣传造势;

 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,聘请明星代言、名人站台,在各大广播电视、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,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,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,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,制造虚假声势。

  4. 利用亲情诱骗;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,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,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,不惜利用亲情、地缘关系,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,拉拢亲朋、同学或邻居加入,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,集资规模不断扩大。

  二. 参与非法集资受损;法律不保护,政府不买单!根据我国法律法规,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,由参与者自行承担,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,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其它任何单位。

  集资款的清退应根据清理后剩余的资金,按照集资人参与的比例给予统一清退。经人民法院执行,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,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。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,其利益不受法律保护,所受损失不得要求政府、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承担。

  三. 去不正规的理财公司工作要慎重,做业务员也是有风险的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

  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,从中收取代理费、好处费、返点费、佣金、提成等费用,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,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  四.如何有效辨别和防范非法集资。(一)防范非法集资,牢记“四看三思等一夜”法则;

  四看:一看融资合法性,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,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。

  二看宣传内容,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“有担保、无风险、高收益、稳赚不赔”等内容。

  三看经营模式,有没有实体项目,项目真实性、资金的投向去向、获取利润的方式等。

 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,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。

  三思: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。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。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。

  等一夜:大家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,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,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,拖延一晚再决定。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、熟人介绍、专家推荐,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。

  (二)谨慎投资,严防非法集资陷阱;

  1.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“保险”、高息“理财”,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。2. 不被小礼品打动,不接收“先返息”之类的诱饵,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
  3. 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。不与银行、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,不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、欠条;

  购买保险过程中要尽量做到“三查、两配合”,即通过保险公司网站、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、行业协会网站查人员、查产品、查单证,配合做好转账缴费、配合做好回访。

  4.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,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。欢迎关注“互金财商思维”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本站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