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克服人性的贪婪

  众所周知,伯克希尔·哈撒韦是由巴菲特经营的最赚钱的投资公司之一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巴菲特却曾认为收购这家公司是他最大的败笔之一。

  当时,伯克希尔·哈撒韦还是一家经营不善的纺织品制造公司,股价低廉。巴菲特禁不住低价的诱惑,大量购入其股票。他原本计划大量认购折价股票,待伯克希尔回购时以更高价格抛售。然而,这一次他输给了人性的贪婪。

  两年后,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前老板提出以每股 11.5 美元回购巴菲特所持股票。巴菲特同意了,但在正式报价时,前老板却临时将价格调至 11.38 美元。巴菲特大为恼火,他大量收购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股票,直至获得公司控制权。然而,随着全球对纺织业的打击,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损失惨重。直到 1985 年,巴菲特忍痛关闭了纺织工厂。这一次,他输给了人性的冲动。

  这次收购让巴菲特深刻意识到:投资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克服人性中的贪婪、冲动和恐惧等弱点。如果你能像巴菲特一样思考,那么贫穷对你来说将是一件难事。

  复利思维

  爱因斯坦将“复利”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。经济学家用公式(1+R)N 来表达复利效应,其中 R 代表你所做的事情,N 代表时间。例如,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,短时间内或许与他人无异,但坚持 365 天后,差距便会显现。巴菲特曾说:“我一生中 99%的财富,都是 50 岁以后获得的。”

  2. 先投资后消费

  比尔·盖茨曾抱怨巴菲特请他吃麦当劳时使用了代金券。华盛顿邮报前董事长葛兰姆女士也说巴菲特是她见过最吝啬的人。2008 年,巴菲特取代比尔·盖茨成为新一轮全球首富时,他幽默地表示:“这是因为我花得少,这是对我节俭的一种奖赏。”

 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经济课教授了两个概念:要区分“投资”行为和“消费”行为。例如,购买一部手机用于拍摄短视频以赚钱,那么这部手机的支出就是投资;相反,如果购买手机只是用于打游戏和看剧,那么这部手机的支出就是消费。

  3. 长期主义

  周岭在《认知驱动》中指出,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长期主义者,大多数人只能在短期内不断尝试。如今,人们最大的内耗就是过于心急,写一篇文章就妄想获得 10 万+的阅读量。

  无法在一件事情上持续投入,总是认为有更快的赚钱方法。事实上,最快的赚钱方法是单点投入并持续深耕。卡莱尔说:“即使是最弱小的人,只要集中精力于单一目标,也能取得成就;反之,最强大的人,如果分心于太多事务,可能一事无成。”

  我是金玉,一个立志成为作家的中年少女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本站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